無意間從網路上看到一篇文章,主要是談論學校沒教的理債觀念,同時提及一些理財的觀念如複利效果、現金流等。這讓我想到最近教育部構想新的教育內容,希望理財課程從小學階段即規劃、實施,而媒體也抓住機會進行民意瞭解,贊成的小學生比例不低,可見,正確(或適當)的取得財富與管理財富,是一個必須長久學習並且養成習慣的課題;經由這個學習與實踐的歷程及成果,可以讓自己免於財務恐懼,獲得財務心靈的寧靜平和,也可以使生活舒適愉快,心靈滿足幸福。
這篇文章提到一個case,人物及故事內容大致如下:
某個年輕人剛滿30歲
任職於電信公司
月領10 萬台幣(年薪中有大部分到年底才能拿到)
向5家銀行貸款240萬台幣給女友和家人使用(舉債)
開始過著「地平線以下的人生」……
領薪之日薪水馬上去掉一半;剩下的一半再付房租
其餘的錢僅夠生活;有時也沒有錢可以存款
他覺得自己窮困極了
年輕人突然意識到,理財的關鍵在於管理風險
然而此刻的他,風險卻是無比巨大
他生活在深深的恐懼中
因此年輕人把希望寄託在保險
他體會到現金流的重要
努力翻譯書籍賺外快,想要有更多的現金
當他的大學同學都已經存下第一個百萬時
年輕人的存款卻是負一百萬
當他五年後終於把貸款還清時
他的同學財產已達數百萬並已開始投資
年輕人捶胸頓足……
文章在最後給予讀者一些建議:
- 任何個人財務決定都應該以10年以上的眼光來看待。現在能負擔,不代表10年後還行。因為,複利是資本主義最可怕的武器。
- 個人理財要注意是否有現金斷流的風險,找出方法去避免及管理,如:保險。
- 不要讓自己陷入現金流吃緊的窘境。現金斷流會引起骨牌效應,而一輩子可能只要一次現金流阻斷就足夠讓人永不翻身。
- 貸款買房子會讓個人陷入絕大風險,讓小康家庭現金流吃緊。買房究竟算買入資產還是負債並不一定,但買入負向的現金流則是肯定的。
筆者(Fu)的結語:
由於引用上述年輕人的案例,這篇文章「學校沒教的理債觀念」末尾所提建議,我能深刻感受與認同,也願意在網上push。
然而,筆者(Fu)現在(2018.09.12)的觀念跟以前又略有不同。每一個人或家庭的財務狀況不一定完全無負債,除了非不得已的情形,一旦選擇有負債,一定要讓其本身發揮積極有利的經濟功能及價值,說白一些,就是要讓負債產生現金流,而且是在扣除負債之後能讓你滿意的現金流,這樣的負債才划算,也才值得冒險去做。
此外,個人建議對「現金流」的概念與內涵應及早建立並力行,這樣能給予您規劃、管理個人財務很有效的引導,可以讓您的財富逐漸增加,早日實現財務自由的夢想。
此外,個人建議對「現金流」的概念與內涵應及早建立並力行,這樣能給予您規劃、管理個人財務很有效的引導,可以讓您的財富逐漸增加,早日實現財務自由的夢想。
文章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