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2日 星期二

專業分享:我讀《芬蘭教育世界第一的祕密》

讀書會文章摘自天下雜誌2007年教育特刊:
這是我在2007年時,引導同仁閱讀《芬蘭教育世界第一的祕密》所寫的引言內容。雖然文章已有一段時日,現在回顧起來感覺仍有力量。

曾經,我們在一些媒體或報導中聽過「從台北看天下」、「立足台灣、放眼世界」的說法,這是一種胸懷、一種態度,具有前瞻性與理想性,其用意無非是取他山之石以攻錯,及期許自己站在世界的前端。依此邏輯推論,任何個人或國家對自我不滿意,進而有所挑剔、挑戰以求進步卓越的思維與做法是可以理解的。因此,雖然是談論教育,我們也應關心社會、治安、經濟、文化、科技、環保、內政…等議題,暸解國際發展趨勢與全球競合脈動,作為調整教育方針、理想、目標、策略與做法的參據,以及安排課程與教學的素材。

基於上述觀點,我們發現有些國家如北歐五國(瑞典、挪威、丹麥、芬蘭、冰島)、波羅的海三小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印度、俄羅斯、巴西、韓國、香港,甚至是中國,近幾年來在經濟發展與整體競爭力方面表現出色,可以為我們借鏡取用,其中,芬蘭的教育引起了眾人廣泛的討論。因為各位已閱讀過今日研討的文章,此處便不贅言,謹以條列方式簡述其要義如下:

一、 芬蘭教育經驗
(一) 貫徹義務教育,負擔全額經費
(二) 堅持平等精神,重視每個學生
(三) 掌握核心價值,實踐人性尊嚴
(四) 紮根學習意識,培植終身能力
(五) 篩選優良師資,維護專業權威

二、 台灣教育現象
以芬蘭教育工程對照台灣教育內涵,所強調之理念與重點如九年義務教育、教育機會均等、帶好每一個學生、閱讀教育、教師專業等,似乎並無多大不同,然而結果卻大相逕庭,其因為何?茲將所見台灣教育現象析述如下:

(一) 傳統觀念根深柢固
傳統科舉、士大夫、學歷至上的觀念,仍然存在其影響力,功課棒的學生受到崇拜與矚目,學測、指考成績好進入理想學校可以得到讚美及羨慕,其他的藝術、文化、體育、技術…都不是主流,都被看輕了,於是,教師背負沉重的「績效」與「趕進度」壓力,忽略了學生受教的主體性、獨特性與創造性的需求,也扼殺了學生的學習動機及興趣,而教師則無法真正享受教學的樂趣與成就。

(二) 政治力滲透
包括意識型態、涵蓋內容、操作方法、預期結果等面向,如統獨爭論、教科書修撰、教育經費挪用、校園人事任免、非專業影響專業…等作為,經常讓教師與學校捉襟見肘、無所適從、疲於奔命、噤若寒蟬。

(三) 政策信賴度有疑慮
包括明確性、適切性、延續性、執行力等面向,如學測級距劃分、教科書版本(一綱X本)、卓越大學計畫、十二年國教計畫及高中職社區化、國教向下紮根計畫…等,應可有一些方法避免政策模糊、搖擺、混亂或錯誤,取得更多人的理解與支持。

(四) 經濟發展腳步落後
經濟能力是國力與競爭力的基礎,擁有這些基礎才有擴充教育投資的可能性。台灣這幾年的表現並不如人意,例如:台灣在2000年時,每人國民所得毛額(GNP)是14,519美元,多於韓國的10,888美元,但是韓國去年已是18,372美元,超過台灣二千多美元(經濟日報,2007);另外,台灣的外匯存底也由第二名多年落到第四名,前三名分別是中國(一兆四千三百四十億美元)、日本(九千四百六十億美元)、俄羅斯(四千四百億美元),第五名印度(兩千六百一十億美元)、第六名韓國(兩千五百億七十億美元)以些微差距緊追在後(中央社,2007)。這些徵候顯示台灣原有的優勢已逐漸喪失,它將反映在教育投資上的無力感。

(五) M型社會效應
大前研一的M型社會論述,指出所得階層的分布往上下兩極移動,中產階級將全面崩潰,中低收入人口將多達八成(劉錦秀、江裕真,2006)。其說已反映在工作待遇與消費行為上,在不景氣中,許多家庭如預言實現般愈來愈弱勢,愈來愈無助,在不著吃穿的窘境下,只有無奈接受或等待救濟與補助,甚或鋌而走險偷竊、搶劫、販毒、倒會…,造成重大治安問題,也牽連無辜孩子逃命、挨餓、受累,失去學習的機會。除此之外,富貴家庭的孩子可以補習、上才藝班,累積多元入學能力之後順利考取明星高中或國立大學,而弱勢家庭的孩子沒有這種福分,反而要貸款或工作負較高額學費,實為一種荒謬、弔詭的現象。





(六) 教育經費偏低
以往教育投資有憲法教科文的條文保障,在中央不得低於15%、省(市)不得低於25%、縣(市)不得低於35%,目前本條文已遭廢止,改以「教育經費編列與管理法」訂定下限,各級政府教育經費不得低於前三年度決算歲入淨額平均值之21.5%(教育經費編列與管理法,2000)(96年12月10日立法院教育委員會初審通過將下限定為前三年度國民生產毛額平均值的4.3%,並於8年內達到6%),此外,台灣對於整體教育投資額度與先進國家比較是明顯偏低的(請詳附件天下雜誌報導)。

(七) 教育經費比例失衡
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人數較多,但所能分配使用到的經費卻較少,相較於「五年五百億」一流大學計畫或企業大額捐贈的高等教育,國中小學各項軟硬體設施苦等不到改善或建設奧援,成效顯然受限。

(八) 教師專業地位有待確認
包括政府的對待、社會的眼光,以及教師本身的專業素養與能力。在政府方面,對於教師的專業不夠尊重,例如:同等學歷薪資不及大學教授、教師分級、專業評鑑或考核以常模參照不以標準參照為衡量規準、鐘點費偏低、行政事務煩多干擾教學(豐田國小,2007),而許多配合事項中,有國家認同的政治作為、永續議題的教學期許、品德義理的教育政策,每一項政策看似「義正詞嚴」,但進入校園後大都成為虛應故事的形式大拜拜,沒有真確的效益(陳健一,2007);在社會眼光方面,教育普及人人可大談教育,教師無法像醫師、會計師、律師、財經分析師、精算師等讓人信任,此外,令人感到不安的是,多數人認為教師應無底限奉獻,做對、做好是應該,若不小心出差錯,就要面對家長、主管機關、輿論等指責,甚至面對官司、賠償損失或丟了工作;在教師專業性部分,教師的信念、學歷、知能、熱忱等不夠顯著,尚未獲得普遍認同。

三、 思維重建(代結語)
看看芬蘭、想想自己,彼此究竟有何差異?雖然種族、國情不同,但他們畢竟由教育貢獻出無法估量的效應,我們應可更深入了解以見賢思齊,屬於國家、主管的層級,讓官員们去思考、類化、研發、創新,而屬於學校、教師的層級,我們便應勇於面對。茲提出個人看法:

(一) 省視教育價值
教育絕不是只有成績、表象與績效而已,為教者應時常省視適切的哲學基礎,喚醒沉睡中的「教育愛」本質,也衡量學生的受教價值。林玉體(1986)闡示「教育愛」是一種施與之愛(只求付出、不計報酬)、是不講條件的奉獻及犧牲、是容受及忍耐;他分析學生的特性是天真無邪、純樸誠實、好動、好奇,學生只有在其「動性」受到尊重時,其好奇、天真無邪、興趣、需要及能力等特性與價值才能得開展而有所表現。因此,我認為教師的責任在於計畫、篩選、建議、支持、協助、引導、鼓勵。

(二) 堅持正確方向
「做對的事(do the right thing)」義無反顧、勇往直前,不需要比較,因為有差別心,就會忽略自己的良心,忘記本分、責任與義務,譬如推動閱讀、扶助弱勢、營造美綠化環境、網頁知管行銷、教學成果發表…,告訴自己─Just do it,You can make it!

(三) 選擇適當方法
如約瓦斯其拉大學教育研究所所長瓦里亞維所言:「芬蘭沒有壞學生,即使最差的學生也很好」,此言反映一個信念、意涵,即每個學生都有其獨特的一面,也有其可塑性、可能性,學校應設法適應他們,如果無法教育、改變、影響他們,可能是還沒找到方法。「菁英」、「資優」、「分類」、「排名」、「學測」、「齊一」的概念與作法應該是眾多方法中的一些,不是全部。

(四) 激勵產生能量
任何人都有可能倦怠、失意,許多研究顯示其因來自諸多方面,包括生理、學歷、能力、感情、經濟、朋友、家庭、思考慣性、成就動機、成功(或失敗)經驗…,此種心理狀態若長期存在,將容易產生負面思考,影響行為開展及事業前途;反之,若能如《腦內革命2》所說習於正向思考、培養腦內嗎啡,建立正確、充實、光明正大、不受人譴責的生活方式,便能成為潛能製造工廠,無論是順境或逆境都能掌控自如,而帶來年輕、健康、長壽、自信、快樂與自我實現(春山茂雄,1997)。教師時常以此信念激勵自己與同儕,將產生無比巨大的善意能量,使學生、家長、教師、學校受惠。


【參考文獻】
林玉體(1986)。教育價值論。台北市:文景。
春山茂雄(1997)。腦內革命2。台北市:創意力。
教育經費編列與管理法(2000)。
陳健一(2007)。讓老師安心教學──請教育主管單位不要再干擾教師了。線上檢索日期:2007年12月11日。網址:http://www.sshcf.org.tw/
當發展成就與競爭力都敗給韓國。(2007年,3月27日)。經濟日報,社論。
緊追台灣之後印度外匯存底排名世界第五。(2007年,12月11日)。中央社,10版。
劉錦秀、江裕真(譯)(2006)。M型社會。台北市:商周。(大前研一,2006)
豐田國小(2007)。豐田國小教師研究發展與進修計畫。線上檢索日期:2007年12月11日。網址:http://163.19.214.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