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畢業季節道分離的時刻!從前的小蘿蔔頭,現在看來有小大人的模樣,雖然稚氣未脫,卻散透青春活力,想必是「有思想」的靈魂吧!
真心期盼你們有積極、正面的思考能力和動力,這樣,在未來求學的過程中、在工作的際遇裡,你們就會懂得如何比較、分析、選擇、調整,讓自己的生活可以更好。我們都有機會在電視、報紙、媒體上看到許多報導,很遺憾的,總是欺詐、拐騙、偷竊、搶劫、飆車、販毒、縱火、鬥毆、自殺、殺人…的負面新聞與案件居多,使這個社會瀰漫著不安與暴戾的氣氛,而這樣的氣氛會影響到學生的觀念、態度、行為等學習和生活。我們一起來想想,能不能預防、避免或改善這些現象?
毫無疑問是可以的,那麼如果是學生要怎麼做呢?
第一、 專心讀書,也專心遊玩:這裡所說的「讀書」,不僅是指「專注、用心」在自己的學科功課,也指「專注、用心」在學科功課以外的有意義、有價值的閱讀和學習。有許多的研究證實,廣泛的課外閱讀能夠增加辭彙數量、擴充知識含量、增強記憶能力、增進表達能力、開發想像能力、提升思考能力、培養潛在能力…,所以,應該多投資時間給自己的腦袋,讓自己聰明又有智慧。另外,會讀書、肯讀書,也要會「遊玩」;這裡所說的「遊玩」,不是無目的、無意義、無價值的散漫或隨意或任性的遊玩,而是「有計畫、有目的」的遊玩,如同全球頂尖管理大師大前研一所提倡的「OFF」學要義—「會玩,才會成功」,在專心讀書之外,也讓自己能專心遊玩、專心娛樂,例如彈琴、拉琴、唱歌、跳舞、畫畫、寫書法、走訪自然…,不僅在遊玩中發揮調劑生活的效果,也培養出優於他人的興趣和專長。
第二、 追求理性,也追求感性:知識固然重要,還有一些不同於知識的內涵卻又比知識更重要的東西,那些內涵是人不同於動物的地方,例如誠懇、負責、謙虛、和氣、禮讓、恭敬…等「理性」特質;寫作、繪畫、唱歌、跳舞、設計、製陶…等「感性」能力,能夠讓人與人的相處多一些溫軟良善,讓人與社會的對待呈現藝術風華、蘊藏文化素養。這麼多的好,值得花時間去追求與培養,造就自己成為有氣質、有魅力的紳士或淑女。
如果,你們花了許多時間在學習,在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涵養,你的心靈一定有充實飽滿的愉悅感受,你的成就一定能吸引別人欣賞和欽羨的目光,你的人生將是彩色的;這個社會也因為有你,可以增添許多祥和的氣氛,而顯得溫柔與美麗。
祝福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