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3日 星期四

不學無術:經濟問題是生活的核心

筆者在2008年時到交通大學選修「經濟學」,教授要我們看一些文章並提出意見。報告的架構分二個部分,其一是簡介所閱讀的文章,其二是提出閱讀後的看法,如以下內容:

壹、文章簡介
主題:2008美國總統大選很「經濟」
日期:2008/03/04
出處:新聞大舞台
作者:蔡蕙如
摘要:1992年的美國總統大選以專注國內議題與改變為訴求的柯林頓競選總部曾張貼一句著名標語:「問題在經濟,笨蛋!」(It's the economy, stupid!),當時的老布希總統因發動第一次波灣戰爭,展現美國強大高科技戰力,聲望如日中天;但柯林頓卻直接訴諸選民切身面臨的經濟衰退,意外地擊敗尋求連任的老布希總統。巧合的是,2008年的大選,現任總統同樣是布希(小布希),參選人也有柯林頓(希拉蕊‧柯林頓)。本文作者從「經濟現況類似1991」、「選戰主軸由反恐轉伊戰轉經濟」、「不戰爭有助提振經濟」、「經濟政策作為政治產品」、「問題在經濟,沒人想當笨蛋」等面向以經濟議題為核心剖析美國大選。

貳、筆者意見
作為世界公民的一分子,以「立足台灣、放眼全球」的胸懷來關注、審度國際輿情及事件,有助於個人、社會及國家的自我檢視、反省與因應。緣此,選擇「2008美國總統大選很『經濟』」一文研讀,並將個人看法列述如下:

一、 當前以經濟議題為選戰主軸符合「經濟學」原理
引用的文中提到,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與民意研究公司(Opinion Research Corporation)去年公佈的民調顯示,經濟議題首度超越伊戰,29%的受訪者表示最關切的是經濟。無獨有偶,台灣今年立委與總統大選,中國國民黨(KMT)也因民眾感到物價飆漲、生活痛苦指數上升而主打經濟牌。中外選戰在此時此刻高舉經濟大纛是一種策略,從經濟學的角度分析,符合「選擇(Choices)」、「理性的自我利益(Rational Self-Interest)」的需求背景與「供需法則(Law Of Supply-Demand)」(解決經濟問題的市場需求量大),然而,因為可能犧牲其他選戰利益,因此也承受某些風險而負擔「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s)」(Boyes&Melvin,2005)。

二、 應以標本並治方式改善經濟問題
「退稅」或「減稅」是二個解決經濟問題的手段,應有不同的需求背景與需求強度,而所產生的經濟助益當亦不同。以期程而言,「退稅」較為短暫,偶爾為之可求得一時的滿足,「減稅」則較為長期,需要精算且其影響層面較為廣泛。二者目標皆為改善經濟問題,然治標式的退稅措施僅為「短多」,應配合從法令、市場機制、長期政策、社會福利、教育等制度面、結構面上做治本式的設計,才易見綜效(synergy)。





三、 研議經濟問題應有宏觀的視野
「經濟學」的內涵包括供需(supply&demand)、市場(market)、價格(price)等原理,概分個體經濟學(microeconomics)與總體經濟學(macroeconomics)。此分類的構面(dimension)已可看出,探索經濟議題若僅從家戶(household)、企業或國家等個別層面切入,將可能流於片面而不周延;此外,從本文所涉及提到的國際戰爭、房屋市場、股票市場、信貸緊縮、圖利富人、政黨折衝、減稅退稅、勞工階級、弱勢團體、健康保險等政治、社會、外交、內政、國防、財政、金融…問題都與經濟相關,可知經濟問題除了微觀(micro-)層面的研究以外,若能從不同領域與層次作統整觀照,當更能掌握住問題核心,進而獲致解決策略與方法。

四、 經濟問題是生活的核心
孫文的民生主義學說主張「民享」的意識,追求「均富」的社會理想,亦即認為財富不均將導致社會問題。衡諸先賢論述對證於當前環境,結果似乎昭然若揭。大前研一的M型社會論述,指出所得階層的分布往上下兩極移動,中產階級將全面崩潰,中低收入人口將多達八成(劉錦秀、江裕真,2006)。在工作待遇與消費行為上,許多家庭如預言實現般愈來愈弱勢,愈來愈無助,在不著吃穿的窘境下,只有無奈接受或等待救濟與補助,甚或鋌而走險偷竊、搶劫、販毒、倒會…,造成重大內政、治安、交通、教育、法律等問題;《天下雜誌》二○○八年國情調查顯示,高達八五%的民眾認為貧富差距嚴重,其中認為非常嚴重者佔了近五八%(李雪莉,2008),則正好呼應上述諸理論的預期。無疑地,經濟問題是生活的核心,以致在必要時它可以是政治運作的商品或籌碼,不僅成為台灣選戰的重要議題,也成為美國總統大選的主軸,而能抓得住民意趨向的政黨及候選人往往能獲得勝利。

五、 經濟實力是競爭力的基礎
無論是個人、家庭、企業或國家,擁有經濟能力與延續實力才有競爭力,也才有消費、議價、交換、談判等經濟行為與政治運作的可能利益。舉例而言,台灣曾經在外匯存底上高居世界第二名,雄厚的經濟實力與整體政經環境能夠吸引外商前來投資,同時,由於科技廠商(如IC、光電兩兆雙星)在價值鏈(value-chain)中的地位重要,讓各經濟強權不敢忽略及損害策略夥伴的利益。然而,近年來台灣的成績卻不如過去,2000年每人國民所得毛額(GNP)是14,519美元,多於韓國的10,888美元,但韓國在2006年已是18,372美元,超過台灣二千多美元(經濟日報,2007);另外,台灣的外匯存底也由第二名落到第四名,前三名分別是中國、日本、俄羅斯,第五名印度、第六名韓國以些微差距緊追在後(中央社,2007)。這些數據顯示台灣的籌碼與競爭力因經濟地位退步而逐漸喪失。

【參考文獻】
李雪莉(2008)。二○○八年國情調查,七成二認為台灣向下沉淪中。民國97年3月9日,取自:http://www.cw.com.tw/article/天下雜誌,388。
當發展成就與競爭力都敗給韓國。(2007年,3月27日)。經濟日報,社論。
緊追台灣之後印度外匯存底排名世界第五。(2007年,12月11日)。中央社,10版。
劉錦秀、江裕真(譯)(2006)。M型社會。台北市:商周。(大前研一,2006)。
Boyes,W.&Melvin,M(2005).economics(6th ed.).Boston:Houghton Miff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