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現代」逐漸被人談論,然而它似乎不易被瞭解,因為怎麼說都行、怎麼做也行—只要你高興。有識之士卻為此現象憂心忡忡,擔憂後現代人舉著「後現代」的大纛而為所欲為、無法無綱,以致癲了腦袋、苦了家庭、亂了社會、壞了國家!它如同糖衣、如同迷藥,媚惑無主的靈魂。
君不見現今的青少年重視圖像與感官刺激,忙著飆車、轟趴、嗑藥、上夜店;活在戴耳機上課、迷網咖等自我封閉的蛋殼世界中;追趕穿奇裝異服、打耳洞、化眼淚妝的流行風潮;追求名牌與物質享受;瘋狂哈日、哈韓、追星與追逐外來文化;過著打腫臉充胖子的玩家生活;迷戀一夜情、援交享樂;喜用塑膠貨幣卻入不敷出;以及操持過度簡易的特殊、網路語言及口語文化等(崔斐韻,民93)。這些年輕人認為自己可以直接飛在天空、自由翱翔,染髮、嚼口香糖、踩滑板、穿著時髦、迷醉嘻哈、手機永遠在換酷炫的新款式,他們是「飄世代」、也是「吞世代」的族群,所反映出來的是一種盲目的「魚群現象(fish streaming)」(張明輝,民94)。
我們是否該思索,這樣零亂、狂歡、複雜、不確定、無深度的現象(Hassan,1987,引自鄭祥福,民88)、這樣的社會、這樣的世界孰以致之?年輕一代的行為是被動出現的產物,只有成人給予「刺激(stimulus)」,才會導出如此的「反應(response)」,而誰應負責?值得思索。
- 在學校教育方面:觀察、聆聽、解讀學生,知道他們想什麼、要什麼,並以身教示範啟迪心智。
- 在家庭教育方面,多花時間陪伴孩子讀書、休閒、運動,養成他們良好的觀念與生活習慣。
- 在社會教育方面:社教機構提供藝文、活動與競賽的機會,媒體與綜藝節目自律,減少腥羶色的不良資訊,增加溫馨光明面的報導。
崔斐韻(民93)。青少年次級文化現象觀察。師友,443,26-30。
張明輝(民94)。優質學校經營理念與策略。苗栗縣中小學校長九年一貫課程研習講義(2005/03/04)。
鄭祥福(民88)。後現代主義。台北市:揚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