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5日 星期一

博士班、碩士班甄試上榜 Know-how(六)

書審、筆試、口試三類考試項目,考生除了可參考筆者(Fu)另一篇文章校長、主任、研究所甄試經驗談 (2018.09.09增修)之外,在這個部分,將再提供一些博士班口試的經驗。

一般來說無論是碩士班或是博士班口試都會給每一個考生設定時間,少則七分鐘,多則十分鐘,甚至十五分鐘。在設定的時間內,口試官輪流提問,每問一題,考生回答一題,在這過程中,有可能坐主位的口試官會多問一至兩題,那麼,其他口試官就被壓縮了發問權而少問一些,但考生要瞭解,無論是誰提問,每一題的回答都是同等重要,因為每一位口試官眼睛都是雪亮的,耳朵都彷彿裝了雷達、偵測器,雖不見得時刻盯著你看,但肯定豎著耳朵聽。或許,考生也有可能遇到會「自嗨」的口試官,提問時口舌落落長或是連珠炮或是沒重點,那麼,考生就得在最最最短時間內做出適當回應,若是聽不懂他在問什麼或是需要釐清他的問題,就要用一些技巧(例如旁敲側擊回問)先搞懂口試官在問啥,才能見招拆招賞他降龍十八掌!切莫胡亂回答,用牛頭去對馬嘴,那就等著被打槍。附帶一提,有些學校會分兩個口試場,每一位考生都得進兩個「烤箱」,少一個就等著名落孫山。

就記憶所及筆者Fu)遇到的口試問題如下:
一、請做一分鐘的自我介紹。
二、家住苗栗卻報考台北的學校,距離不會構成困擾嗎?
三、擔任校長職務,公假進修時校務如何運作?
四、為何不是報考教育類而是選擇管理類博士班?【補充說明:筆者(Fu)的學經歷背景是「教育」】
五、如何詮釋「跨領域」的概念?
六、對於「○○理論」的看法為何?
七、是否有修過計量經濟學?
八、既然是報考「策略組」,應考的策略是什麼?
九、如果考上,想做哪方面的研究?

這些提問看起來似乎不多,實際上,口試官真正提問時並非這麼簡短,是筆者(Fu)概括予以重點化的結果;除此之外,每一題筆者(Fu)要花費時間回答,回答的時間都要比提問的時間還要長,因此,無論是十分鐘或是十五分鐘,都會覺得過得很快(嗯…前提是知道如何回答,若是答不出來,肯定會如坐針氈、想鑽地洞)。

另外,看倌是不是覺得有些問題so easy(例如第二題、第九題),甚至像在聊天,沒錯!口試的確蠻像聊天的場景,差別只在於,口試官和考生是相對的位置。在筆者(Fu)自己當口試官的經驗與既有的認知裡,從來不會想把考生考倒或是想讓考生難堪,反而很期待看到思慮清晰、口條流利、反應敏捷、言之有物的考生,若是出現了這樣的考生,就會像是撿到閃耀珍珠般的雀躍。所以,儘管提問很平凡、普通,在開放回答的架構下,也可以創造令人驚豔的效果,這就是考生要了解和追求的目標。當然,也有口試官會問有深度的問題(例如第五題、第六題),那就是硬碰硬、烏龜頂鐵鎚,看龜殼頂不頂得住囉!




或許考生會想知道筆者(Fu)如何回答這些問題,老實說,在這個平台上要說明清楚並不容易,況且,考生個人的條件、考試的情境、口試官的標準、口試官的心境、口試官的個人特質…都是變數,沒有絕對好或不好、對或不對的答案,畢竟,開放模式的特性就是…開放!但是,有一個重點是考生一定可以掌握的,就是「自己先當口試官」,把你能想到、親朋能幫你想到的問題先蒐羅起來,並且把答案記錄下來,再利用時間修改,這樣就能減少一些口試的不確定性,同時提高應考的自信心。啥?不知如何找問題?以下幾個方向提供考生參考:
一、學經歷:履歷表(學校、系所、工作經歷…)。
二、自傳(專業理想、專業績效、特殊事蹟…)。
三、活動、競賽成績或紀錄(在學、在職)。
四、學術活動成果(發表著作、參加學術研討會…)。
五、證照(語文類、專業類)。
六、再學習、再進修的活動。
七、報考的動機、目的、未來理想。
八、報考學校的資訊(學校排名、系所的國際學術認證、特色、辦學績效…)。
九、系所教授的資訊(學歷背景、學術著作、教學成果、獲獎紀錄…)。
十、學術專業領域(理論與實務的試探、詰問、論辯)。
十一、      在學修業計畫。
十二、      士研究計畫。

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針對如上的建議,雖然筆者(Fu)並沒有找親朋好友幫忙想問題,也沒有把預想的問題書面化,但問題方向與內容都在筆者(Fu)腦海不斷review,所以,口試官的問題都沒有超出既有準備的範疇。不過,這樣並不保證能夠十拿九穩,臨場應變的反應力也相當重要,就以上述十二類口試題向而言,口試官可能僅就其中一類提問,考生〜你的回答千萬不可畫地自限,而應融匯自己的各項努力、優勢、特色、成就、貢獻…報告給口試官瞭解。以口試官提問筆者(Fu)的第八題(既然是報考「策略組」,應考的策略是什麼?)來說,筆者(Fu)在上文曾經自嘲膽子小,欠缺冒險犯難的精神與能力【請回看另一篇文章博士班甄試上榜Know-how(五),然而這些穩紮穩打、步步為營(考取國際證照、發表學術論文、修習管理課程、加入專業學會、參與學術研討)的作為,卻成為筆者(Fu)回答問題的最佳材料與最強武器。

最後要提的是,口試與筆試並不一樣(這不是廢話嗎〜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口試雖然與筆試類似,都有偵測考生知識含量及組織、反應知識的功能,但筆試的結果僅止於書面,而且有緩衝、調整應答內容的時間;口試的影響變數則較多,包括口試官對考生第一眼的感覺【銘印現象(Imprinting)】(例如身材、長相、穿著、走姿、氣場…)、考生的坐姿、儀態、眼神、表情、動作、論述能力、反應能力、口條清晰度、回答精準度…,每一個環節看似進展自然流暢如列車運行,其實口試官都在用「心」觀察每一位考生,隨時都在進行比較和篩選,很有可能考生一開口就被判出局,甚至進場三秒鐘就已定生死(當然分數還是最後才下),誰都說不準,因為這是極其微妙的「冰山心理」,或許連口試官自己都未察覺這種狀態;除此之外,有些甄選制度是合議制,也就是每一位口試官不僅各別打分數,並且在整個口試結束之後,再召開會議取得共識,如果有這個過程,還會改變考生的命運。總結而言,口試的眉眉角角很多(例如筆試你敢穿短褲、涼鞋,口試你試看看!),稍一鬆懈可能全盤皆輸;既是牽涉「拋頭露面」的關卡,就得想方設法把最帥、最美、最俊、最挺、最清爽、最亮麗、最端莊、最書卷、最優質…的你行銷出來,時間如此短暫,但你給他一刻鐘,他給你全世界!

簡單做個總結。博士班錄取名額少,書審、筆試、口試三類考試項目考生都不能有弱項,只要其中有一個弱項,會把整體分數拖下水,即使其他項目拉抬,甚至是專業科目加權幫襯,也頂多拉回到中上程度,想上榜得靠運氣;換句話說,每一項分數都要能名列前茅才行。如何才能名列前茅?首先要重視基本面,例如相關考科書籍、期刊、雜誌、報紙…等文章的閱讀與理解、各類活動(考照、寫作、進修、研討、競賽…)的參與,以厚植實力,其次,才是如何準備書審資料、選擇學校系所、磨練應考技巧、蒐集考情資訊…等技術面、策略面與消息面的工夫。考試就像登山,是各自努力各自登頂,不需要花時間和別人比較,當你的投入質量足夠以後,上天就會給你獎賞〜榮登金榜!

博士班甄試上榜Know-how    全文結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