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3日 星期五

《評鑑力:企業與組織創造績效的魔法師》第三章:設定評鑑的績效目標(五)


積極行動就能實現預期的績效目標

任何人都可以預設高度期望運用故事隱喻、落實以身作則…等各種方式,發揮激勵他人的作用力和影響力,以求遂行其理想與意志;而對於企業或組織來說,「預設期望」實際上就是宣示「預計達到的績效目標」,若用之於評鑑,即為「預立評鑑績效」。許多年前,在日本有一個小故事…夏普(Sharp)的液晶顯示器品質及技術執業界之牛耳,但是公司曾經在1999年幾乎瀕臨破產,當時它的執行長町田勝彥(Katsuhiko Machida)不僅並未輕言放棄,還大膽做出產業預測和釐定嶄新目標,他告訴員工:所有的CRT電視(舊式映像管電視,體型較厚實笨重)到2005年會被扁薄的LCD電視取代,如果要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必須改弦易轍大幅度更新產品、著手研發,挑戰超高難度的任務。但是,光靠設定這些「很離譜」的目標是不夠的,他們還需要「相信自己能夠實現」,於是町田勝彥採取行動去說服技術、工程團隊,極盡所能提供資源,並且一起面對問題解決困境,因而逐漸讓夏普起死回生、重回軌道,貼近預訂的目標3-3

 

3-3 劉奕吟譯(2019)。Paul Jarvis原著。一人公司:為什麼小而美是未來企業發展的趨勢。台北市:遠流。

 

目標這個角色是作為指引方向和揭示程度之用的,可高可低、可遠可近、可難可易、可大可小,都是相對比較的感受,不見得每個人體會相同,於是產生認知上和操作上的差異狀態,或許正因為如此,才能顯出某個企業、組織或個人的獨特思維和能力。以華特.迪士尼(Walt Disney)為例,他給世人留下了許多偉大的遺產,包括迪士尼樂園、華特.迪士尼世界度假村,以及膾炙人口的經典動畫電影,但他所帶來最偉大的禮物,卻是對自己一生的總結:「只要你能想得到,就一定做得到。」多麼鏗鏘有力的激勵!所謂「想得到」,不就是指有一個「什麼」等待被「尋找」、「追求」?那個「什麼」,就是「目標」!因此他的人生箴言可以換句話說:「只要你有目標,就一定做得到。」

 

設定的目標必須能激發你的想像力,讓你感到興奮,所以這目標得是一個具體的、鮮活的「宏偉目標」,能夠為你清晰地指明前進的方向。心理學大師米哈里.契克森米哈伊(Mihaly Csikszentmihalyi)在他的名著《快樂,從心開始(Flow)》(另有譯名:心流)中,把大目標稱為「結果目標」,小目標稱為「過程目標」。「過程目標」的迷人之處,就在於它們很容易實現,不會超出你能力所及的範圍;它們會讓你全神貫注,事情都能掌控得宜,而且感到自我激勵的效應越發顯著,舉例來說,在與對方會談之前,你可以設定「要提出四個重點」、「要釐清三個問題」和「要稱讚客戶一次」,又或者,在下班前空餘的半小時,設定「要發出兩封市場行銷素材的介紹信」等幾個「過程目標」,一旦養成這種習慣,就會像職業運動員一樣,始終都在參加比賽、鍛鍊意志,那快樂的感受,是用自己心智中蘊含的力量所創造的3-4。由此得知,快樂的泉源來自於成功執行許多「過程目標」,逐步連結最後達成「結果目標」。但請不要忽略,無論是哪種目標,都要依靠積極、確實的「行動」才能實現,更何況一些「過程目標」(如上述)本身就是「行動」,不是嗎?評鑑如果能夠這樣「玩」,何愁達不到預期的績效目標?

 

3-4 路本福譯(2015)。Steve Chandler原著。勇敢創造自己的奇蹟:100種自我激勵法,徹底翻轉你的人生。台北市:遠流。


相關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