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質管理矩陣在評鑑中的應用
如何產出良好的品質,簡單的說,就是企業或組織的事先預防、永續改進、顧客至上、品質第一、全面參與、教育訓練等全面品質管理的評鑑需求,都可以用規劃、試做、查核、行動四個戴明循環步驟來達成。以下,我舉出一些品質管理矩陣的受評實證(都取自於「教育部交通安全教育評鑑」及「教育部建置防災校園」評比)來加以說明,同時整理在下表4-3中:
Ø
事先預防:為了掌控學校附近交通安全狀況,針對危險路段(口)擬訂預防對策,在規劃階段,訂定「交通安全教育實施計畫」及「危機(緊急事故)處理辦法」、請求交安主管單位會勘、申請工程改善經費;在試做階段,改善學校附近有交通安全疑慮的路況或增加警示設施;在查核階段,透過交通安全教育委員會議檢討、評估、決議;在行動階段,於校園外牆面設置貼心警語、在側門口裝置「安全柵欄」並加設警告標誌及劃設提醒標線、於校門口加裝折射鏡。
Ø
永續改進:老師為了學生的交通安全,上放學時間都會執行導護任務,在規劃階段,訂定「導護工作實施要點」,規範導護老師執勤要項,並排定輪值表,照表操課;在試做階段,每週實施導護移交,討論當週遭遇到的問題,同時作紀錄列入次週追蹤解決;在查核階段,利用教師晨會進行導護工作報告,且於行政會報及校務會議檢討興革事項;在行動階段,除了持續落實此項要點,還推行導護老師「每週一叮嚀」、頒發獎狀鼓勵表現績優老師、函請轄區分駐所於上學時間巡邏本校交通崗、函請縣府改善交通號誌秒數不足及燈號故障等問題。
Ø
顧客至上:學校依需求執行「教育部補助高級中等以下學校防災校園建置及實驗專案」,在規劃階段,擬訂「校園災害防救計畫」、申請工程改善經費;在試做階段,取得社區居民的土地無償使用同意書,完成人車分道工程以防範人為交通災害;在查核階段,透過校園防災小組會議檢討、評估、決議;在行動階段,確認在地化災害潛勢、製作防災地圖、進行校園疏散避難演練、規劃暨實施在地化防災課程與教學、宣導防災教育,另外,也取得社區居民的土地無償使用同意書,完成校園外坡地水土保持工程,以防範颱洪及坡地災害。
Ø
品質第一:為建置、充實與更新交通安全教育教材及教具,在規劃階段,訂定「交通安全教育資源中心管理辦法」,找尋專屬教室空間;在試做階段,將初期收集到的交通安全教育書籍、手冊、研究報告、媒體教材、教具…等資料或物件陳列並造冊;在查核階段,編製「交通安全教育資源中心物品使用登記簿」,指定人員管理及維護,並不定期在會議中提出檢討、改進意見;在行動階段,設置「交通安全教育資源中心」,將自編、自製、自籌經費採購及外求於相關交安單位的書籍、教材、教具、設備、模型、海報、作品、宣導品…等物件,分類陳設於中心的交通安全教育專櫃、置物架、展示桌、牆柱與工具箱等處。
Ø
全面參與:交通安全教育的對象是全面的,可以藉由學校的推動措施,讓所有人都能參與得到。在規劃階段,訂定「交通安全教育實施計畫」與相關子計畫;在試做階段,實施課程、教學與宣導活動於小學部及幼兒園學生;在查核階段,透過交通安全教育委員會議檢討、評估、決議,也運用學習單、回饋表、闖關卡、有獎徵答、測驗…等多元方式了解執行情形;在行動階段,所有課程、教學、宣導、體驗、研習、表揚…等活動,都擴大適用於教師、家長、交通志工與社區(會)人士。
Ø
教育訓練:強化老師交通安全教學的多元化能力,是學校長期有效推動交通安全教育的關鍵因素。在規劃階段,訂定「教師研究發展與進修計畫」、全校教職員工簽署並宣讀「交通安全教育宣言」;在試做階段,辦理教師交通安全教育教材教法研習活動;在查核階段,透過交通安全教育委員會議與教師會議檢討、評估、決議;在行動階段,除了續辦教材教法研習活動,還延伸辦理教師交通安全教育教學觀摩、教學研討等活動,並且指派教師參加校外交通安全教育相關研習及參觀活動。
表4-3 品質管理矩陣在評鑑中的應用實例
|
|
規劃(plan) |
試做(do) |
查核(check) |
行動(act) |
|
事先預防 |
訂定「交通安全教育實施計畫」及「危機(緊急事故)處理辦法」、請求交安主管單位會勘、申請工程改善經費。 |
改善學校附近有交通安全疑慮的路況或增加警示設施,例如:在校門口劃設黃色網狀線。 |
透過交通安全教育委員會議檢討、評估、決議。 |
於校園外牆面設置貼心警語、在側門口裝置「安全柵欄」並加設警告標誌及劃設提醒標線、於校門口加裝折射鏡。 |
|
永續改進 |
訂定「導護工作實施要點」,規範導護老師執勤要項,並排定輪值表,照表操課 |
每週實施導護移交,討論當週遭遇到的問題,同時作紀錄列入次週追蹤解決 |
利用教師晨會進行導護工作報告,且於行政會報及校務會議檢討興革事項 |
除了持續落實此項要點,還推行導護老師「每週一叮嚀」、頒發獎狀鼓勵表現績優老師、函請轄區分駐所於上學時間巡邏本校交通崗、函請縣府改善交通號誌秒數不足及燈號故障等問題。 |
|
顧客至上 |
擬訂「校園災害防救計畫」、申請工程改善經費。 |
取得社區居民的土地無償使用同意書,完成人車分道工程以防範人為交通災害。 |
透過校園防災小組會議檢討、評估、決議。 |
確認在地化災害潛勢、製作防災地圖、進行校園疏散避難演練、規劃暨實施在地化防災課程與教學、宣導防災教育,另外,也取得社區居民的土地無償使用同意書,完成校園外坡地水土保持工程,以防範颱洪及坡地災害。 |
|
品質第一 |
訂定「交通安全教育資源中心管理辦法」,找尋專屬教室空間。 |
將初期收集到的交通安全教育書籍、手冊、研究報告、媒體教材、教具…等資料或物件陳列並造冊。 |
編製「交通安全教育資源中心物品使用登記簿」,指定人員管理及維護,並不定期在會議中提出檢討、改進意見。 |
設置「交通安全教育資源中心」,將自編、自製、自籌經費採購及外求於相關交安單位的書籍、教材、教具、設備、模型、海報、作品、宣導品…等物件,分類陳設於中心的交通安全教育專櫃、置物架、展示桌、牆柱與工具箱等處。 |
|
全面參與 |
訂定「交通安全教育實施計畫」與相關子計畫。 |
實施課程、教學與宣導活動於小學部及幼兒園學生。 |
透過交通安全教育委員會議檢討、評估、決議,也運用學習單、回饋表、闖關卡、有獎徵答、測驗…等多元方式了解執行情形。 |
所有課程、教學、宣導、體驗、研習、表揚…等活動,都擴大適用於教師、家長、交通志工與社區(會)人士。 |
|
教育訓練 |
訂定「教師研究發展與進修計畫」、全校教職員工簽署並宣讀「交通安全教育宣言」。 |
辦理教師交通安全教育教材教法研習活動。 |
透過交通安全教育委員會議與教師會議檢討、評估、決議。 |
除了續辦教材教法研習活動,還延伸辦理教師交通安全教育教學觀摩、教學研討等活動,並且指派教師參加校外交通安全教育相關研習及參觀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