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1日 星期日

《評鑑力:企業與組織創造績效的魔法師》第二章:正視評鑑就是一個專案(四)


原來這些都是專案

對於已經操作或研究過專案的人來說這一小節可能會讓你想打瞌睡!那就請您大人大量多包涵用寬忍慈愛的心幫我檢驗批判一番讓我可以校正錯誤和跳躍精進。所以在這部份,我是針對沒聽過或沒碰過專案的人而介紹的。那麼,除卻工作之外,專案有沒有可能存在於生活或學習中呢?其實這個問題,本章從開頭以來的敘述都已經把答案放進去了,就是肯定的!你若要用「專案無所不在」來形容它,我也覺得貼切。現在來玩個「貓捉老鼠」的小遊戲:以下有好多「行動」,你把它們當作「老鼠」,而你呢?嘿嘿…當然是扮演「貓咪」呀!嘗試看看用你精明的頭腦、銳利的眼光,從以下小屋(表格2-1)中,逮出哪些是可以被認定為「專案」的行動:

 

2-1 哪一個是「專案」行動

旅遊

露營

政府採購

製作唱片

競選議員

訪問名人

舉辦展覽

參訪教學

緝捕逃犯

拍賣精品

出版書籍

拍攝紀錄片

快閃音樂秀

行銷高粱酒

訓練解說員

獎勵招商評比

改建老舊社區

準備證照考試

參加籃球競賽

籌辦畢業典禮

培訓新進員工

籌募公益基金

企劃綜藝節目

設計新款手遊

規劃路跑活動

接待來台明星

辦理學術研討

救援遇難山友

籌備開張營業

開辦投資講座

 

上述這些行動,是萬紫千紅社會、須臾浮生歲月中,你可能聽聞、見證或參與過的事情,卻只是浩渺天波下「滄海之一粟」而已,還有無止盡的人際活動,每一時每一刻都在頻繁而綿密地交錯進行,其中,就有不可勝數的「專案」輪番上演著。表2-1裡,究竟哪一個是「專案」行動呢?是不是「看起來」有一些很明確、有一些很疑惑?會不會覺得很難衡量和判斷?又或者完全篤定「都是/不是」?對於「專案」意涵的界定,品質管理大師朱蘭(Joseph M. Juran)這麼說:「專案是必須排定時程去設法解決的問題。」而美國專案管理學會(PMI)則如此定義:「為了產出獨特的產品、服務或結果而進行的暫時性工作。」有幾個重點是必須要達成的,包括:有明確的開始和結束(時間限制)、有工作範疇(或數量)的清楚規定、有預算(成本控制),以及符合特定成效的要求2-1。所以,用這兩種說法來檢視表2-1的「專案」行動,答案就呼之欲出了!貓咪應該都有抓「滿」小老鼠了吧!

 

2-1 何霖譯(2022)。J. Heagney原著。我懂了!專案管理(暢銷紀念版)。台北市:經濟新潮社。


相關連結

《評鑑力:企業與組織創造績效的魔法師》第二章:正視評鑑就是一個專案(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