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12日 星期六

鴻海學〜一個典範企業的探索(二)

參、 「鴻海」的管理之道
由於企業經營有許多的內隱知識(implicit knowledge),且其Know How不見得能從公開的資訊或書籍中蒐集得到,因此,針對「鴻海」的管理探討可能無法周延、客觀,但將盡力依循學術倫理與規範之要求,以實務驗證學理的方式呈現。

一、 經營理念
理念是行動的引導,行動可以修正理念,這是企業有效經營的邏輯,亦可說是重要的思維之術。Peter F. Drucker認為一套經營假說包含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對於社會及其結構、市場、顧客及科技等組織外部的假設;第二部分是對組織特定使命的假設,例如第一次世戰結束後,AT&T把經營使命界定為「確保每一個美國家庭及公司行號都能夠裝設電話」;第三部分是對核心競爭力的假設,即為了達成既定使命,組織應該建立什麼樣的能力,例如西點軍校(West Point)將其核心競爭力定義為「培育出能贏得部屬信任的領導者」(李田樹譯,1999)。綜合言之,理解經營的意義、使命、目標、對象作為行動的指引,就是經營的理念。

「鴻海」的經營理念是以其企業願景及商業模式為基礎,用堅定與無私的信念貫徹謀求員工、客戶、策略夥伴、社會大眾、股東及經營層的共同利益之高標準公司治理(鴻海科技集團,2008c)。

(一) 企業願景
Senge在1990年出版The Fifth Discipline―The Art and Practice of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依照Senge的說法,大部分的組織學習能力不佳,是因為有七項學習智障,包括:侷限思考、歸罪於外、缺乏整體思考的主動積極、專注於個別事件、存在有「煮蛙效應」、從經驗中學習的錯覺,以及管理團隊存有迷思等,而要破解組織的學習智障,就要學會五項新技術。這五項組織的修鍊為:自我超越(personal mastery)、改善心智模式(improving mental models)、建立共同願景(building shared vision)、團隊學習(team learning)與系統思考(systems thinking)(郭進隆譯,1994)。自此之後,無論是企業或非營利組織均將建構願景視為前瞻性的工作。

有鑑於此,「鴻海」在3C電子產品終將會成為全人類工作及家居生活夥伴的信念引導下,建立其企業願景為:透過提供全球最具競爭力的『全方位成本優勢』,使全人類皆能享有電腦、通訊、消費性電子等3C產品所帶來的便利生活(鴻海科技集團,2008c)。




(二) 商業模式
張忠謀定義商業模式(Business Model)為:公司處理其與客戶和供應商事務的方式。如果進一步將競爭優勢(Competitive Advantage)概念引入,亦可定義為:一個公司和它的客戶與供應商的關係,特別是競爭優勢、劣勢的關係(科技產業資訊室,2008)。商業模式包括三個關鍵:第一,基於產業現實,商業模式需將企業放置於實際產業運作環境中,關注與經營供應商及客戶關係,方能讓商業模式持續運作;其次,商業模式需以相對競爭優勢(比較競爭優勢)為基礎,如何在產業實際運作下保有相對競爭優勢,成為能否持續成長的關鍵;第三,有系統的觀察、解構與整合(持續的顛覆)現有商業運作方式,更是建立創新商業模式之基本功,如圖2所示。

全球3C代工產業向來分為兩大壁壘;一是以CEM、EMS及ODM等為主的電子工程背景模式,一是以模具/零元件為主的機械工程背景模式。「鴻海」在多年前致力於提供『全方位成本優勢』下,自創出全球獨門的電子化-零元件、模組機光電垂直整合服務商業模式,簡稱eCMMS。eCMMS為一次購足整體解決方案,舉凡模具、治具、機構件、零元件、整機至設計、生產、組裝、維修、物流等服務均涵蓋在內(鴻海科技集團,2008c)。

魔人羯語
圖2 商業模式解構、整合與創新架構圖

(三) 本文觀點
組織的經營與管理是一個非常值得探討的課題,因為內外環境的複雜性相當高,很難有放諸四海皆準的道理與方法。對於本單元,本文提出以下意見:

  1. 維持經營理念的功能:本文認為經營理念至少具備三種功能,即指引性、有效性及可行性,經營者應設法維持之,讓其與現實相符、讓組織成員了解並支持、經常測試並順應局面調整改變,此外,把握「預防勝於治療」、「及早診斷」、「對症下藥」的原則,則能臨危而安(李田樹譯,1999)。觀諸「鴻海」的企業願景與商業模式均非始於創立之時(如3C、光電之用詞),足見其與時俱進的觀念與態度正符合本文的說法,也因此,「鴻海」能不斷向前挺進。

  2. 經營理念應切中時興:「切中時興」的意思,簡言之即為切合時代潮流與消費者需求。「鴻海」在重視ICT、Internet、光電、軟體、能源的知識經濟時代,懂得調整、配置事業重心,創新、發展技術及專業能力,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之ㄧ。